港大帶領進行亞洲首個微細粒子對人體健康影響之研究

Print

環境污染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可是,在亞洲地區的相關研究非常缺乏。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黃浙明博士早前率領研究團 隊,進行了亞洲首個有關長期暴露於空氣中的微細懸浮粒子(直徑2.5微米或以下的粒子,簡稱PM2.5)對人體健康之研究,發現居住地的PM2.5濃度較 高,死亡率便愈高。研究結果可以作為制定空氣質素管理政策的科學實證。有關研究詳細內容及結果,已在今晨發表於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環境健康視角》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http://ehp.niehs.nih.gov/1408264/)內。

研究意義

黃浙明博士指出:「這次研究的發現對公共衞生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空氣污染嚴重,但又缺乏長期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研究的亞洲地區,提供有力數據支持空氣質 素管理政策。應用衞星數據能提供一個容易獲取和經濟實惠的方法,充份估算香港各處暴露於PM2.5中的污染程度。對於缺乏這污染氣體測量的亞洲地區,此方 法有助提昇相關地區研究處理環境問題與問責的能力。」

研究結果

研究團隊利用統計模型,經調整個人和地區性的混雜因素後,發現每增加10個單位(以每立方米內含量微克計)的PM2.5濃度,自然死亡便增加14%、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死亡增加22%、缺血性心臟疾病死亡增加42%,以及腦血管中風死亡增加24%。

此項研究結果顯示,居住地的PM2.5濃度較高,與較高死亡率有關,這有助提供進一步數據,證實PM2.5和不良健康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結果提供有力數據支持政府制定和實施減低污染程度和其引致疾病負擔的政策。

研究方法

是項研究對象包括66,820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他們在1998至2001期間,參與衞生署分佈於全港18區的長者健康中心之活動及接受訪問。其後, 研究團隊從死亡登記處獲得參加者至2011年期間共16,415名死者的死亡資料,並運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衞星監控的氣溶膠光學厚度(AOD)數 據,來推算全港每1×1公里方格土地面積範圍內空氣中的PM2.5濃度,再將參與者的住址經地圖編碼,得出他們的居所位置暴露於PM2.5的程度。最後比 較各地的PM2.5程度和死亡率,用Cox回歸模式估算得每當暴露增加10個單位濃度時的額外死亡率。

有關研究團隊

此項研究由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黃浙明博士領導,並與多位分別來自四間香港和英國的機構,包括: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英國伯明翰大學衞生與人口科學學 院、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學部,以及香港衞生署的環境及公共衞生研究員和醫療專業人員合作進行。此項研究由英國惠康信託(Wellcome Trust)資助。

負責帶領研究的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黃浙明博士(前排中)、聯同學院科學主任石國順博士(前排左)、學院副教授田林瑋博士(前排右)及一眾研究人員合照。

 

返回